住持枡野俊明的著書《你的自卑感,只是一種妄想:不與人爭,當自己人生的主角》,提供各位研究生淨化心靈。 有時候,非常想知道對方/老師到底對我的表現有何看法,又深知對方/老師絕對不會給出讓我滿意的答案,諸如: 當老師說「進步很多」,我的內心:夠好嗎?還是只是不爛? 當老師說「很好」,我的內心:是真的好嗎?還是只是想安慰我?老師有看到真正的我嗎? 當老師說「真的很好」,我的內心:果然是為了安撫我吧...我太差勁了,竟然情緒勒索老師。 在讀過「 要重視認同感,而不是別人的評價 」篇章後,我認為,與其在意老師的評價(事實上,很抱歉,老師的評價對我來說才是永遠不夠好),轉念想,更希望用做研究的行動,來獲得老師和其他讀者的認同。 評價追不上持續改變的我, 只有行動才能夠證明當下的自己。 願原力與研究生同在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第一章 名為自卑感的妄想 ──有自卑感的人和沒自卑感的人 人皆有其強項和弱項 以「上天的量尺」作為內心的依據 儘管是不受矚目的工作,也要全力以赴 「想要更多」的念頭,會產生痛苦 與其看理想形象,不如看自己腳下 能向別人「認輸」的人,不會有自卑感 對優秀的人抱持敵意,沒有意義 「搶著邀功」是自卑感的反面表現 第二章 與他人比較的妄想 ──為了不受他人的價值觀擺布 要重視認同感,而不是別人的評價 答案就在孜孜矻矻的努力中 覺得自己不如別人,只是主觀意識 「現在」該做的事肯定存在 等候自己「派上用場」的時候到來 如實的以上天所賜的生命來面對人生 與其動腦思考,不如起身行動 評價只要聽聽就好 你是否都是當自己人生的「主角」 失敗和挫折是一種「發現」 第三章 名為優越感的妄想 ──斬斷想要在人之「上」的潛在意識 自卑感與優越感互為硬幣的正反面 煩惱多並不是壞事 地位和頭銜,賞味期限只有三年 比起辛勞,能戰勝它更有價值 別人眼中的你,不會比你實際的器量來得大 是否強迫人接受建議呢 不參與霸凌的方法 討厭某人時 該如何面對瞧不起你的人 內心無法安定的「騎乘」 有自信的人不會受他人的話語左右 第四章 名為人際關係的妄想 ──不動怒、不結黨、不擴張的「人生要訣」 動怒前能做的事 不是看人臉色,而是察覺氣息 要注意「否定語...